财新传媒
财新传媒
1111111
财新通行证
专题

哈继铭:未来外贸提升的三大动力

2012年11月16日 17:14
T中
资源价格机制改革、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多项体制改革,应该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提升外贸水平的动力

  【财新网】(见习记者 王箐丰)近年来外贸出口增速放缓,未来外贸出口的新动力何在?在11月16日举行的财新峰会“突破贸易瓶颈”分论坛上,高盛集团中国投资管理部副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表示,资源价格机制改革、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多项体制改革,应该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提升外贸水平的动力。

  哈继铭说,中国要提升对外贸易水平,需要打造更多自主品牌,这要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。民营经济作为出口的主力军,应该得到与国有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,防止“国进民退”。

  哈继铭说,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深化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,更多依靠价格信号而非行政力量等其他因素分配资源。

  同时,人民币国际化的改革对中国改善贸易环境也十分重要,这需要仰赖于资本市场的发展、金融体制的进一步市场化,乃至于放松对资金跨境流动的管制。

  哈继铭还指出,外贸不仅限于出口,进口也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。中国游客遍布全球,但很多并非仅仅为了观光,在国外购买高端消费品的现象已十分普遍,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在高端消费品上的高税率导致的。

  中国中产阶级壮大带来中高端消费品的需求,实际上可以在境内得到释放,如果在税收上做适当的安排,可以让更多高端消费发生在境内,因而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。

  在经济学理论中,经济发展动力包括投资、消费、出口“三驾马车”。哈继铭分析,把经济活动简单理解为“三驾马车”,很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,就是出口不好,别的还行。但事实上,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在另外“两驾马车”中占了很高比例,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在维持投资和消费增长。哈继铭警示,私人部门的行为可能已经是相当低迷了。

  有评论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数据判断,中国可能成为下一个日本,但哈继铭对中国避免经济停滞仍有信心。

  他分析说,目前的中国比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的城镇化率低得多,这是中日两国的重大差异。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七十,而中国2011年的城市化率仅有51%。实际上中国的城市化率并不反映真实的城市化水平,很多在城镇常住的农村人口都被统计在城市人口中,是“被城市化”了,这些人的消费行为并没有改变。当现在住在集体宿舍里的农民工,都真正在“城市化”条件下拥有自己的住所,将对消费带来很大的驱动。▇ 

责任编辑:秦旭东
版面编辑:王永

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

如有意愿转载,请发邮件至hello@caixin.com,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,方可转载。

推荐阅读
财新移动
说说你的看法...
分享
取消
发送
注册
 分享成功